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信息 > 校内新闻

学生发展温馨提示 || 孩子考前焦虑,家长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5-07-08 08:43

4.jpg

期末考试在即,一部分学生存在考试焦虑。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压力过大会适得其反,那么在考前如何进行压力释放和情绪调节,达到良好的应考状态呢?

一、考前压力大的表现有哪些?

1.考前的一段时间想到考试就无比焦虑,表现出头昏、头紧、头皮发麻,莫名的恐惧、焦燥不安,肠胃功能失调,睡眠欠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不敢放松自己,时间分秒必争,如果不这样做,自己就会感到内疚。

3.对自己现在的学习成绩很不满意,经常怀疑甚至否定自己,担心害怕周围的同学超过自己,并且距离会越拉越大。

4.一遇到棘手的问题就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进行有条理的处置。

5.总担心自己考不好受到老师、父母的责怪,或被同学瞧不起等。

6.遇到稍难的题,或没有答题思路时就紧张,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以至于那些自己平时原本熟悉的知识都会忘记,或者因紧张导致肌肉僵硬,而不能进行很简单的动作。

7.经常丢三落四掉东西或者总不能集中精神,凡事都心不在焉,会打碎东西或提不起神。

8.经常看不惯身边的人或事,喜欢埋怨别人,常对身边的人发火,跟别人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家长该如何做?

家长能做的,整体而言是两个方面:一是不给孩子添乱,二是做好后勤保障。

具体来讲可以这样做:

1.加强自我建设,不给孩子增压

家长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有的家长在孩子临考前就表现得语重心长,将自己未实现的抱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无形中就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

因此,作为考生家长,一定要加强自我建设。

情绪是会感染的,考试临考阶段的考生会更加敏感,如果家长表现出一副紧张焦虑的样子,自然会将自己的焦虑传染给孩子,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压力。

2.多与孩子聊开心的事

临近期末考试,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压力,会焦虑、急躁。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切不可见面就谈学习,一味追问成绩、排名等等。家长要把握时机,多和孩子聊聊学习以外的事,话题以轻松的内容为主,多说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最好能谈到孩子喜笑颜开,这样也许能让孩子把一天来紧张的情绪释放出来,以便在心理上得到缓冲。

3.家长要学会沉默

很多考生都是在学校,一般周末才回家,也有走读的。不管哪种情况,临近期末考试这段时间,家长都要学会保持沉默,减少唠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好。让孩子在轻松和舒适的外部环境中度过,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和起居是最好的。家长嘱咐一件事最好不要重复两遍以上,那样既没有实际效果,又带给孩子自己不被信任的感觉,平时要有意识地杜绝唠叨之举,给孩子充分的信任。

学生要正确积极地面对考试,合理地释放学习压力,尽量克服消极情绪的影响,只要调整好心态,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既不过高期望,也不大意失误,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就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