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信息 > 校内新闻

读书 || 书香实验 线下共读

发布时间:2025-06-30 08:44

640.jpg

传承先贤智慧,叩问千年哲思。为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推动全民阅读水平逐步提升,6月24日下午,德州市实验中学书香实验·线下共读活动在明德楼二楼阅览室举行。本期共读内容是唐曾磊的《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第二十四章和第二十五章,采取轮流诵读、集体讨论的形式。

6.jpg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从教育角度来看,它着重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避免急功近利和过度自我中心的行为。对教育者而言,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为了快速看到学生成绩提升就采用填鸭式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这一章警示教育者要引导学生保持谦逊,不自我炫耀。当学生在比赛中获奖,教育者应引导他们认识到成绩是努力的结果,要继续努力,不能沾沾自喜,避免学生形成骄傲自满的性格,使其明白虚心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此章核心在于阐述“道”的本质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这对教育有着极大的启示:教育应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学生的天性。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兴趣和性格,教育者不能用统一标准衡量和塑造所有学生,要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教育者要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指导,让其绘画天赋得以发展;对于擅长逻辑思维的学生,可引导其在数学、科学等领域深入探索。同时,教育环境应是宽松自由的,让学生能自然发展自身潜力,不过多施加外界压力,就像顺应植物生长规律,为其提供适宜环境才能茁壮成长。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和第二十五章提醒我们,教育的真谛,恰似春风拂过原野,不强行塑造万物的形态,只让花朵循着天性绽放芬芳,让树木依照禀赋耸入云天。真正的育人之道,是成为托举成长的沃土,是化作滋养生命的甘霖,以包容与智慧守护每一份独特的灵魂,让学生在自由舒展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华章,而非将其雕琢成他人预设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