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州市实验中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全民阅读工作指示精神,努力改革创新阅读模式,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建设,不断探索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思路,本着守正创新的工作思路,采取校长带动、骨干行动、师生互动、多方联动的“四动”措施,有序推进阅读工作平稳快速发展,不断掀起全民阅读新高潮。
一、校长带动促落实
为深入推动全民阅读工作落实落地,助力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大家共同感受文字之美,享受读书之乐,我校自去年4月份开始成立了“书香实验”读书交流会,实行自读与共读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研读与享读相结合的“三结合”阅读模式,充分发挥阅读助推作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书香实验”读书交流会每月进行一次线下“月读分享会”,为点燃大家的读书热情,带动更多的老师和同学爱上阅读,每次交流会都至少有一位副校长参加并分享自己近期的读书感悟,如副校长赵洪金在读书交流启动大会上朗读了自己最近创作的两首小诗,启迪大家,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生活要有输入也要有输出。
他也曾分享《庄子的启示》,从庄子笔下的“三条鱼、两只鸟、两只蝉和王阳明的一朵花”说开去,结合自己的从教历程谈到自己的感悟:“人生的三个原则:不滞于物、不乱于人、不困于心”;内心强大的三重境界:“允许、接纳、超越,允许是一种姿态、接纳是一种成熟,超越是一种格局。”
副校长张文忠做了“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为主题的分享,提示我们一个人不能囿于眼前的事物,要不断开阔眼界、提升能力。校长助理李贵忠结合自己的家风家教实际分享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重要影响,“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家长的示范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纪检书记张东从廉洁教育的角度分享了家风的重要性等。
目前,在校长的带动下,领导干部带头读书、阅读骨干教师示范读书、学生乐于读书、家庭和谐读书的氛围逐渐形成,从而实现了家庭学校社会协调行动,为全民阅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骨干行动谋创新
为建设不同类型的共读圈,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效应,我校坚持以改革创新赋能阅读高质量发展,在每天一次的“今晚一起读书吧”、每周一次的“周末家庭阅读沙龙”、每月一次的“月读交流分享会”、每学期一次的“班主任读书分享比赛”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1.“今晚一起读书吧”
我校阅读骨干教师秉持着“把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生活方式”的阅读理念,根据各自的阅读偏好,组建了“《道德经说什么》共读群”、“《非暴力沟通》共读群”、“《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共读群”等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等不同类型的共读群,晚上8:30--10:30,利用腾讯会议进行线上共读,参加人员每人一小节轮流朗读,读后大家交流分享心得。“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为强化自己的阅读收获、与大家相互启发,部分教师及时整理撰写了“读书日记”“读书感悟”等几十篇随笔发在学校公众号上,充分发挥了领读者的榜样引领作用,逐渐形成了全民阅读效应,“一起读书”成了实验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2.周末家庭阅读沙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是所有人一当上父母就会当父母,不正确方式的爱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害,为了提升父母的觉知力和对幸福的感受力,相互启发如何正确的爱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爱、创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我校阅读骨干教师每周末开展一次家庭阅读沙龙,地点在化学教师崔秋燕老师的家里,沙龙以“爱与幸福”为主题,大家边阅读边交流,每读一节就停下来谈谈个人感受:“无用而有情的废话是让家中充满爱的良方”、“从孩子不爱写作业到不爱学习,再到厌学,再到不去上学,是父母一步步‘错爱'出来的”、“一对独生子女夫妻,面对两个孩子抢妈妈,如何用智慧的语言平息战争”……阅读可以提升认知,交流让认知的火花把照亮的范围扩大。“一个人读书可以读的更快,但多个人一起读书可以理解更深。”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我们这个“幸福小屋”读书会坚持每个周末聚读一次,我们将继续办下去。
3.“月读交流分享会”
为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聚焦教师自我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切实提升教职工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我校每月进行一次“月读交流分享会”,每次确定一至两个主分享人,分享一月来的读书收获与困惑,宋善亮老师用“我把最好的肉给了她,可她是只羊,只想吃草”的形象描述揭示了提升“爱的能力”的重要性;王桂香老师结合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情商的做法,分享了“温柔而坚持”的力量取得的效果;健香梅老师分享了“在家庭关系中学会爱自己”;张民丽老师分享了“阅读经典,启迪智慧”等内容,都起到非常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每一次的交流分享,每个人都会收获一段美好的时光、一次美妙的体验、一种美丽的心情。
4.“班主任读书分享比赛”
为使阅读赋能班主任管理,学校为班主任购进班级管理相关图书100册,各位班主任积极借阅,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撰写了大量读书笔记,为鼓励和推动班主任专业阅读,以阅读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打造书香校园,每学期末,学校举办一次“班主任读书分享交流”比赛,经过年级选拔、预赛淘汰、决赛比拼三个环节,上个学期的比赛最终选出一等奖4人,二等奖6人。每次的决赛现场参赛者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澎湃;观赛者或凝神细思,或颔首称是,共享一场思想上的盛宴。比赛交流激发了班主任们对阅读的热情,也促进了对自身班级管理工作的深刻反思。
三、师生互动同发展
我校高度重视书香校园建设,将其作为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有力抓手,为服务于师生阅读,我校一贯重视图书馆、阅览室工作,并拨出专款购书,及时补充更新图书馆、阅览室图书资料,保障了全校师生的阅读需要。
1.进阅览室上阅读课
经过对阅览室的重新装修,自2023年4月我校正式恢复每周两小时的学生阅读课,阅读课开课后,学生们无比兴奋,热情极高,阅览时聚精会神。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陶冶了性情,提高了审美情趣;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生活知识;也净化了心灵,完善了自身人格。正所谓“开卷有益掬书香,方寸之页识前路。字里行间话人生,于书深处悟真谛。”通过持之以恒的阅读活动,能让学生自觉汲取精华,树立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获得优秀文化的滋养,以此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2.指导阅读方法,开展主题阅读
为引导、激励和促进实验学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阅读活动常态化,我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以“阅读越快乐,悦读越智慧”为主题的主题阅读,聘请优秀的阅读教师指导阅读方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激情早读”、“书香润心灵”、“花香伴我读书”等各种阅读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默读、诵读;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速读、略读;再读、写读;序列读、选读等读书方法已被实验学子们运用的炉火纯青。
3.开展“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经典阅读分享会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语文组每学期举办一次“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为主题的经典书籍分享会活动。
4.“我正在读的一本书”班级读书交流会
随着全民阅读氛围的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阅读的队伍中来,随着“输入”的增多,学生们“输出”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表达思想、展示自我的机会,应同学们的要求,我校在部分班级举行了“我正在读的一本书”阅读分享活动。此活动在教师的指导推荐下,学生自行购买或从图书馆借阅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为了保证阅读的进度,教师对每个学生的阅读书目和阅读进度填表统计,每天学生自己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每月利用自习课开一次“月读分享会”,学生们对此非常积极,阅读兴趣极大提高,因为阅读开阔了眼界,他们时常会发现有些内容,课本上写的与他们读到的内容不一致,拿着书本来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多方联动春满园
我校保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以经验分享、先进评选等有力措施保证阅读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形成了年级、班级、科室、学科组等多方联动的良好态势,学校阅读工作亮点纷呈。
1.利用传统节日举行诵读大赛
国庆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民族情感,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全民阅读落到实处,我校每年都会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举办诵读大赛,如去年国庆节举办了主题为“盛世中国,喜迎华诞”的国庆节画展,展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同时激发同学们的读书和爱国热情,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画展涵盖了绘画、招贴、速写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师生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也展现了实验师生对祖国的深情厚意;中秋节组织开展了“月满中秋 情系家国——我们的节日”中秋诗词诵读大赛,来自高一24个班级的代表队伍盛装参加。《明月何皎皎》、《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关山月》、《乡愁》……同学们用深情的诵读、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旋律,将美妙的经典词句演绎出来,引领观众沉浸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增强了广大新时代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今年清明节组织了以“清明追远·丹青传情”为主题的画展。作为“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的重要篇章,此次画展共有140余名学生参加,他们以笔墨为媒,架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桥梁,生动诠释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核与时代价值。
2.“书香实验 品读经典”演讲比赛
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我校每学期都会举行“书香实验,品读经典”朗诵比赛。比赛采用独诵、对诵、合诵等形式进行,参赛同学把一篇篇经典美文或深情或激昂演绎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他们深沉的家国情怀、人生感悟。参赛选手匠心独具,大胆创新,展现了实验学子蓬勃的朝气与活力,体现了他们锐意进取,不断超越的精神风貌和拼搏精神。
3.历史人物COS大赛
为助力“书香校园”建设、推动全民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历史文化的魅力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历史组每年举行一次历史人物COS大赛。经过师生共同努力,一个个历史人物盛装登台:孔子、武则天、辛弃疾、胡适、顾维钧、袁隆平、马丁·路德、麦哲伦、拿破仑……一幕幕历史故事轮番上演:孔子讲学、霸王别姬、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同学们通过精彩的表演,生动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风采,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4.“声”临其境 “英”你不凡---英语电影配音大赛
为促进全民阅读走向深入、助力“书香实验”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组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举行了“声”临其境,“英”你不凡----英语电影配音大赛。幽默风趣的《后妈茶话会》,轻松搞怪的《Lucas the spider》,感人至深的《抗疫英雄演讲》、《时光倒流》,极富想象的《疯狂动物城》,介绍中国及传统文化的《这就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茶文化》……参赛选手精准把握人物的语速和故事的节奏,用心模仿着影片中不同人物独特的语音,将鲜明丰富的人物性格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有同学一人分饰多角,在不同角色间切换自如,用自信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
5.“民族复兴 强国有我”---平面主题设计大赛
为使阅读成为师生的习惯,在学生中撒播更多阅读的种子,引导青少年学生将个人的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将个人的成长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让自己的“小梦想”映照“大未来”,我校思政教研组将美术、音乐和体育等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组织动员起来,将他们的业余兴趣爱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分阶段、有步骤的组织了“民族复兴,强国有我”主题设计大赛。经过层层筛选,评选出一等奖26人,二等奖29人。一等奖班级2个班,二等奖班级2个班,优秀奖班级2个班。本次大赛使同学们认识到,读书与报国相连、小梦与复兴相连,激发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学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感召下,树立爱国报国之志,践行青年时代责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6.“玫瑰书香”---女教职工才艺大赛
为活跃女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女教职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妇工委以“书香润心灵,巾帼展风采”为主题,开展了书画、摄影、手工、短视频等才艺大赛,评审委员会在对所有作品进行反复观看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打分的方式,经评委们客观严谨公正的评审,最终确定李健霞、马秀静等10人的作品获得一等奖,对获奖作品在学校宣传栏进行了展示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女教职工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
7.“师情画意”主题画展
用色彩点亮学生的梦想,用画笔描绘未来的希望,为弘扬读书强国、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抒发中学生对祖国和教师的感恩之情,每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艺体处都会精心策划一次画展,画展汇集了学生们的创意与热情,或是铭记温暖相依的瞬间,或是展现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每一幅作品都包含着学生对读书的热情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8.“师生共上一堂思政课”
为引导教师与学生的阅读方向,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增进广大师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每个学期教研处都会联合思政教研组举办“青春向党,奋斗强国---师生共上一堂思政课”活动。主讲人思政教研组组长许龙旺等老师通过“为什么要开好学好思政课”“思政课要学什么”“思政课要怎么践行”等问题向全体师生阐述学习思政课的重要性,学习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及践行方式,通过学好思政课补强精神之钙,引导广大师生传承伟大的事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鼓励广大师生既要有爱国情更要有报国行。
9.“巾帼悦读·启智润心”巾帼诵读活动
阅读于巾帼而言,是成长路上的挚友,是迷茫时刻的指引,是心灵疲惫时的港湾,是不断奋进的加油站,它滋养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塑造更加丰富且坚韧的精神世界,它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领略不同的风景;它能加深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难题时更加从容。妇工委计划组织优秀女教职工开展70期巾帼诵读,现已发表近十期,旨在点亮心灵灯塔,绽放巾帼芳华。
如今,实验中学的全民阅读已走过“劝读”与“悦读”阶段,正走在“享读”的道路上,师生们分享着读书的快乐,享受着文字的魅力,“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悦读越快乐”、“悦读越幸福”等阅读理念已深入实验师生的心灵深处,随时随地、全员悦读成为实验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