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信息 > 校内新闻

读书 || 书香实验 线下共读

发布时间:2025-04-17 10:02

640 (2).jpg

传承先贤智慧,叩问千年哲思。为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推动全民阅读水平逐步提升,4月15日下午,德州市实验中学书香实验·线下共读活动在明德楼二楼阅览室举行。

本期共读内容是唐曾磊的《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第九章和第十章,采取轮流诵读、集体讨论的形式。

640.jpg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意思是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如果一个人总是追求过多的东西,不断地积累和扩张,最终可能会导致失去平衡和控制,就像水满则溢一样。因此,老子建议人们在适当的时候要懂得满足,不要过于贪婪和执着。在教育中,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学习知识、追求成绩,还是参与各种活动,都要懂得适可而止,避免过度追求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学生在学习上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分数、高排名,而忽略了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引导学生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努力进取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内心感受,做到适度学习、适度竞争。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很锋利,但这种锐势难以长久保持。因为过于尖锐的东西容易受到磨损和损坏,也容易伤害到别人。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过于锋芒毕露,要懂得含蓄和收敛,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教育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不要过于锋芒毕露、争强好胜,要学会含蓄和内敛。过于尖锐和强势的行为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得一些优势,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引发他人的反感和抵触,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640 (1).jpg

第十章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它们,这就是德的深层含义。这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不刻意占有、自恃或主宰万物,达到玄德的境界。生之畜之:在教育中,“生”可理解为培养、孕育学生的知识、技能、品德等,“畜”则是滋养、培育,意味着教育者要像道一样,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条件和环境,滋养他们的身心发展,不能将学生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能把学生的成就据为己有,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生而不有:教育者要明白,学生虽然是在自己的教导下成长,但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为而不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付出了努力,但不能因此而自恃有功,不能把自己的付出作为要求学生回报或感恩的资本,要以无私的心态去教育学生。长而不宰: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成长,但不能主宰学生的命运和发展方向,要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第九、十章告诉我们,在知识更新换代迅速的今天,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离开学校后,继续自主地学习和成长。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总之,“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为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教育者应以此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