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信息 > 媒体聚焦

德州晚报对我校感动校园十大学子何浩的报道

发布时间:2013-01-08 09:42

十大学子感动校园寻访感动实验中学的十佳明星学子

用行动回报所有的感动

学子档案:何浩,18岁,德州市实验中学高三(4)班学生
    座右铭:梦想不是用来想的,而是用来做的。
    感动指数: ★★★★★
    上榜理由: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幼年丧母的悲痛、家庭的困顿和父亲的坚韧培养了她自立自强的秉性,毅然于人生黯淡中点起自信自强的华灯,撑开心中一片明亮的苍穹。
    初见何浩,第一印象,她是个乐观、懂事的孩子。
    像所有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样,家庭的拮据给她留下了一段苦涩的回忆,没有玩具,没有伙伴,没有母亲的疼爱,多病的父亲是她唯一的依靠和支柱。磨难给了她并不快乐的童年,却练就了她坚韧的性格。初中时,她就曾有过多次打工的经历。到了高中,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她主动找到食堂里的师傅,要求去帮工。每天早上,她都要比别的孩子提前半个小时起床,然后到食堂帮工半个小时;下午放学,别的学生都去吃饭了,她还要先跑到食堂,再帮工半个小时。这样一天一个小时的帮工下来,她能拿到3元钱的报酬。“食堂师傅很照顾我,给我安排的都是很轻松的活,就是卖卖馒头。这样下来,一个月四十多元钱的收入就能够我吃一个多星期的。”说到这些艰苦的经历,何浩很轻松,“我要感谢我有这样贫困的生活经历。现在的我学会了承受、努力和自强不息。”
    生活所迫,何浩也曾产生过辍学打工的念头,但最终她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打工只能解决眼前的困境,继续奋斗才有可能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能来到实验中学学习,说明我还有机会为我的梦想而奋斗。”何浩说,因为基础较差,她在学习上往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她已早早地起床背英语、语文;当别的同学课间休息嬉戏时,她却还在埋头追赶。“我非常感激老师和同学们在学习上对我的帮助。我基础差,有的时候会拿非常简单的问题来问老师,而老师从来不会讥笑我,而是耐心地给我讲解,直到明白为止。身边的同学也给我很多温暖,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他们都会倾力相助,不计任何回报。”在何浩的世界里,她始终报着一颗感恩的心在生活,感恩所有的好,也感恩所有的不好。“从小到大,我得到过太多的帮助,我不能对不起我所得到的每一份帮助。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无论将来我的生活会是怎样,我都会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何浩说。

相关链接:德州晚报2012年12月25日第14版